对于腐蚀性气体(如酸、碱性废气)的治理,目前多采用液体吸收法,即尾气吸收塔。
尾气吸收塔具有结构简单、能耗低、净化效率高和适用范围广的特点,尾气吸收塔能有效去除氯化氢气体(HCl)、氟化氢气体(HF)、氨气(NH3)、硫酸雾(H2SO4)、铬酸雾(CrO3)、氰氢酸气体(HCN)等水溶性气体,净化后的酸雾废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尾气吸收塔废气从塔体下方进气口沿切向进入尾气吸收塔,在通风机的动力作用下,迅速充满进气段空间,然后均匀地通过均流段上升到第一级填料吸收段。在填料的表面上,气相中物质与液相中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生成物质(多为可溶性盐类)随吸收液流入下部贮液槽。未完全吸收的气体继续上升进入第一级喷淋段。
在喷淋段中吸收液从均布的ST-6喷嘴高速喷出,形成无数细小雾滴,与气体充分混合接触,继续发生化学反应,然后酸性气体上升到二级填料段、喷淋段进行与第一级类似的吸收过程。第二级与第一级ST-6喷嘴密度不同,喷液压力不同,吸收气体浓度范围也有所不同。在喷淋段及填料段两相接触的过程也是传热与传质的过程。通过控制空塔流速与滞留时间保证这一过程的充分与稳定。
塔体的最上部是除雾段,气体中所夹的吸收液雾滴在这里被清除下来,经过处理后的洁净空气从尾气吸收塔上端排气管排入大气。
吸收塔是实现吸收操作的设备。按气液相接触形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气体以气泡形态分散在液相中的板式塔、鼓泡吸收塔、搅拌鼓泡吸收塔;第二类是液体以液滴状分散在气相中的喷射器、文氏管、喷雾塔;第三类为液体以膜状运动与气相进行接触的填料吸收塔和降膜吸收塔。
塔内气液两相的流动方式可以逆流也可并流。通常采用逆流操作,吸收剂以塔顶加入自上而下流动,与从下向上流动的气体接触,吸收了吸收质的液体从塔底排出,净化后的气体从塔顶排出。